「嘉年華」這個名詞總是給人熱鬧歡慶的印象,義大利文 “Carnevale”,意為「告別肉類」,隨後進入大齋期,四十天後的下一個大節日—復活節的來臨,是不折不扣的宗教節日。「懺悔星期二」是嘉年華最後一日,準備齋戒之前的這個日子,同時也以「肥胖星期二 “Martedì Grasso”」稱之,立刻削減嚴肅又說教的宗教氣息,讓人們心甘情願地以玩樂吃喝來紀念節慶,真是高招啊高招!
炸脆餅
閒聊、謊言、蝴蝶結。無論哪個字詞,在嘉年華期間都是指同一種東西—炸脆餅。
義大利南北西東各區都有獨特的嘉年華甜點,但炸脆餅絕對可稱為國民點心,怎麼說呢?炸脆餅擁有不同名字,西北部叫做 “Bugie”,「謊言」;從倫巴底到西西里散落著 “Chiacchiere”「閒聊」的稱號,威尼斯及周圍地區也稱作 “Galani” 「男性晚宴裝的蝴蝶結」。而在羅馬,人們喚作 “Frappe”,來自「衣服邊緣的波浪形裝飾」…啊,是不是開始感覺眼花撩亂了呢?
炸脆餅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 “Frictilia”,這種將麵粉、蛋再加上蜂蜜,以豬油煎炸的節慶點心,主要是農神節時,婦女們會準備大量的 “Frictilia” 在街上發送給市民。經過歷史的轉變,也流傳著不同的來源和故事,其中最普遍的就是 19世紀時,薩伏依王后瑪格麗特請廚師準備一種適合與賓客長談,但氣氛輕鬆的甜點,於是乎, “Chiacchiere”「閒聊」這名號就如是產生了。
身為外國旅人,懂吃最重要啦。既然炸脆餅有不同名稱,做法和形狀也多少有些微的落差,但不脫離基本的配方 : 麵粉、雞蛋、糖、牛油,加上茴香酒或是蘭姆酒,甚或白葡萄酒,切成鋸齒片狀後油炸,上桌時撒上糖粉。是的,就是如此這般高熱量的點心,才配得上嘉年華的「肥胖星期二」 嘛。
炸甜球
雖說義大利南北各地區都有自己的肥胖星期二菜單,不過有個共識倒是沒有區別—油的啊、炸的啊、肥的啊、葷的啊,通通都來吧!反正大齋將至,此時不肥更待何時!除了形狀和名稱各異的炸脆餅,還有一種普遍於中部可見的炸甜球,外型小小顆圓圓的,炸過的表面呈淺棕色,像一顆顆栗子,稱作 “Castagnola”,食譜可追溯到 17世紀,以香草、麵粉、雞蛋和糖混和成麵團,加入茴香酒或是其他種類的利口酒,發酵過後切成小球狀下鍋油炸。起鍋瀝掉油之後趁熱呼呼時再裹上砂糖,無所不用其極地甜滋滋肥膩膩。
除了原味的 Castagnola,甜點店也常見各種口味的包餡甜球,外型很像小泡芙,常見的有奶油餡,各家甜點店也會推出如開心果、巧克力、檸檬酒等不同內餡口味。嘉年華期間,常可見人們到甜點店一次包個一公斤,與家人朋友分享。尤其在肥胖星期二當天,知名甜點店外還會大排長龍,錯過這天,就沒得吃啦!
因應現代人少油少糖的需求,有些甜點店也推出烘烤或是減油的脆餅和甜球了,但吃絕對不能少,喝咖啡聊是非時順便來上一小盤,過節嘛,熱量什麼的暫時忘了吧。
原文發表於 2022年2月16日臉書專頁《義大利的星期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