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讀到台灣一則新聞,知名 YouTuber 與登山團合作至古道淨山並拍影片,結果把百年前的文物酒瓶當作垃圾一同帶下山而引起爭議。是文物是垃圾?顯然掀起一陣網路鄉民的激辯。而在羅馬,沒事挖出個古代文物或遺址根本是日常,無論是等著考古研究或者已驗明正身,人們經過時也多半稀鬆平常看待,甚至,有一座兩千年的古羅馬「垃圾山」,仍存在至今呢。

羅馬歷史城南的泰斯塔喬 Testaccio,位於羅馬城牆內第二十區,稱不上優雅,也不若其他古蹟區耀眼,甚至有一點點破舊感,被視為勞動族群聚集的區域,卻承載了古羅馬橄欖油貿易史痕跡。若您曾參觀過任何與古羅馬文物有關的展覽,或是翻閱過相關的書籍圖片,也許會對一種底座呈尖形的雙耳陶瓶有印象;這種舊陶瓶叫做 “Anfora”,主要是裝載橄欖油,設計成船運時便於層疊的尖底,運送到了港口再分散到羅馬各地。Anfora 陶瓶的黏土質成本低廉,也沒有塗上任何防變質材料,分裝後殘留的油吸附在瓶內,容易產生難聞的氣味,並不適於回收再利用。因此,使用過的陶瓶會壓碎後堆放在此區,久而久之形成一座小山丘,名為「瓦山 “Monte dei Cocci”」,不折不扣的垃圾山。

中世紀時期,瓦山雖已無堆放陶瓶碎片的用途,卻一度成了羅馬嘉年華期間,瘋狂血腥的賽豬鬥牛活動場地;在十八世紀時,也曾是羅馬人慶祝十月葡萄收成節慶的地點。如今,瓦山所在的泰斯塔喬區,成了另類的重要考古區,研究人員依據瓦片上的商標演變,來推測古代貿易的交易過程和商業網絡。此外,泰斯塔喬區散發濃厚的庶民生活氣息,瓦山下並排著老餐館、瀰漫著嬉皮風的咖啡館和小劇場,鄰近的室內市場除了是當地人們採買衣物日用品和食物的地方,更是尋找羅馬街頭小吃的好去處。午餐時分,可見不少民眾和學生來此,點個香料烤豬三明治、披薩、炸飯糰或牛肚麵包,覓得一處座位輕鬆飽餐。市場中央,更是開闢了一小處考古區,週末時常可看到導覽團來此邊吃邊聽故事。這座垃圾山,可說是滲入泰斯塔喬區的生活日常,而此區的象徵符號,即為一支雙耳陶瓶。

認識垃圾對我們現代人有啥幫助嗎?答案見仁見智。但是,有這些得以保存至今的「垃圾」,以及考古專家們的研究之下,我們才得以伸手就能鑑古知今,才得以從了解人類文明的過程中,以更寬廣、更謙遜、更有趣的眼光來生活著吧,我想。

迴響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