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慶假期,又是享用大麵包的日子啦!

我們知道復活節是基督宗教世界中的大節日,也是歐洲放大假的日子,更是義大利人吃吃喝喝過節的時刻。除了歐洲通用巧克力蛋,義大利人的復活節食物也非常多樣,例如拿坡里鹹點 “Casatiello”,內有義式臘腸和乳酪,並大剌剌地包裹整顆雞蛋;又或者來自中義地區 ( 東起馬爾凱 Marche,西至拉齊奧 Lazio ),帶有乳酪鹹香滋味,與火腿臘腸和熟雞蛋一起食用的復活節鹹麵包 Pizza di Pasqua ( 此 “Pizza” 意為「烘焙的膨脹發酵麵糰」,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披薩,也有其他的名稱如 “Crescia” ),都是節慶期間出遊踏青及野餐的好伙伴。

羅馬知名烘焙店的復活節點心櫥窗

也許因為連假多是親友歡聚的時候,義大利普遍對大麵包點心情有獨鍾。現代的復活節國民點心,非「鴿子麵包 “Colomba”」莫屬,當然也按慣例,一定伴隨著淵遠流長的傳說啦。羅馬帝國滅亡後,義大利半島經歷一百年的分合戰亂,公元 572年,來自日耳曼的倫巴底人領導者—阿爾博因 Alboino 越過阿爾卑斯山,來到北方城市帕維亞 Pavia,圍城對抗當時的拜占庭帝國。帕維亞人民再也不願忍受一次次的消耗和洗劫,於是以柔軟甜香,並且做成象徵和平的鴿子形麵包打動了倫巴底的王,避免了傷亡劫難,帕維亞更從此成了倫巴底王國的首都。

傳說嘛,總是有不同的說法,另一個也非常知名的版本也是發生在帕維亞。這回來到公元 610年,與羅馬教會關係良好的倫巴底王后西奧德琳達 Teodolinda,接待了由愛爾蘭傳教士,後來的聖人—聖高隆邦 (Saint Columbanus,義大利文 San Colombano) 所帶領的朝聖團。王后準備了許多豐盛的野味肉類接待客人,但時值四旬節齋戒日,面對王后的款待和信仰禁忌,聖高隆邦施展了奇蹟,用祝福的手勢將肉類轉變成白色的麵包,於是延伸出以聖人的名字稱之的鴿子麵包 Colomba。

傳說歸傳說,鴿子麵包又怎麼流傳到全義大利半島的呢?事實上,義大利人復活節吃鴿子麵包的習慣並不久。1930年代,當時為米蘭的知名甜點商 Motta 擔任廣告總監的傳奇行銷人 Dino Villani,從聖誕麵包 Pnettone 取得靈感,以「春天的點心,Motta 鴿子麵包」的行銷標語,打造出這道「節慶甜點」並推廣到全義大利。又是一個成功的行銷影響節慶儀式的案例,有些台灣「中秋節烤肉」的既視感哪。

既然鴿子麵包的靈感來自聖誕麵包 Panettone,那麼成分和做法也很類似:以蛋、天然酵母、麵粉製成,經過三次發酵揉麵,內餡加上果乾,最後做成展翅的鴿子形狀,麵團表面再覆蓋一層拌入杏仁的甜脆糖霜。食用時切開表層酥脆的那一刻,麵包內的氣孔賦予輕盈細緻的口感,有如宣告春天來臨,著實充滿了儀式感啊!

當然啦,鴿子麵包也發展出許多種不同口味,原味、巧克力、開心果、莓果等等任君選擇。義大利的點心跟民族性很像,少見如日式法式的精緻美麗,多是看在眼裡的就是吃進嘴裡的。豪邁直接的大麵包,也訴說了義大利人喜愛共享的飲食文化呢。

此文同步發表於臉書專頁《義大利的星期天》

相關閱讀:義大利聖誕麵包

迴響交流